地理符號南京地區群山之首



鐘山歷來被認為是南京地區群山之首。它的形成年代極為久遠。1927年,翁文灝在《中國東部中生代以來之地殼運動及火山活動》一文中指出,在侏羅紀末、白堊紀初(距今約一億年前),以河北燕山為中心的地殼運動——燕山運動,初步奠定瞭中國東部的現代地貌,形成瞭寧鎮山脈。到瞭大約1000萬年前,南京段長江、秦淮河、金川河、滁河才相繼形成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鐘山是南京城市的源頭,是南京文化的根。

鐘山古名金陵山,楚國的金陵邑、南京的古稱“金陵”都是因其而得名。漢代稱作鐘山,三國孫吳時改稱蔣山,東晉南朝時稱作紫金山、北山,明朝時稱作神烈山。

鐘山一名是來源何處?據蔣少華《鐘山歷代稱謂考》一文引漢代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卷14《金部》:“鐘,酒器也,從金重聲。”又引段玉裁註:“古者此器蓋用以貯酒,故大其下,小其頸,自鐘傾之而入於尊,自尊勺之而入於觶,故量之大者亦曰鐘,引申之義為鐘聚。”由此,認為鐘山乃因山形與古代酒器“鐘”相似而得名。

鐘山是寧鎮山脈的主峰,山體呈東西走向。東西長7.4公裡,南北寬3公裡,蜿蜒起伏。鐘山有三峰:主峰居中偏北,故又稱北高峰,海拔448米,是南京的最高峰;第二峰偏於東南,名中茅山,海拔360米,中山陵在其南麓;第三峰偏於西南,由於太平天國曾在山上築天保城,故稱天保山,海拔250米,著名的紫金山天文臺即建於此山頂上。鐘山山勢雄偉險峻,略呈弧形,弧口朝南,蜿蜒如龍。山脊的走向以北高峰為轉折點,東段走向東南,止於馬群;西段走向西南,經太平門附近入城,餘脈向西斷續延伸為富貴山、九華山、雞籠山、鼓樓崗、五臺山,抵清涼山,成為南京城內秦淮河和金川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。




古代鐘山曾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,地位十分顯要。南朝劉宋時,山謙之在《丹陽記》中寫道:“京師南北並連山嶺,而蔣山岧嶢嶷異,其形象龍,實作揚都之鎮。”“京師”和“揚都”指的都是南京。美國商標註冊推薦“揚都之鎮”意思是鐘山是南京的主山。

20世紀20年代,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《建國方略》中盛贊古都南京:“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。其地有高山,有深水,有平原,此三種天工,鐘毓一處,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。”中山先生所說的“高山”無疑指的就是鐘山。可見,南京之所以能成為偏霸之都乃至統一王朝的都城,與鐘山密切相關。

美國商標申請

(原標題:地理符號南京地區群山之首)



本文來源:南京龍虎網-南京日報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
美國商標分類
arrow
arrow

    tbz155zt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